自动化生产线定义:按一定工艺顺序排列的若干台自动机床,用工件传送装置和控制系统联结起来,按照规定的生产节拍,工件自动地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工位进行自动加工的连续作业线。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_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考试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_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考试
自动生产线是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一组自动机床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联结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简称自动线。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是在学习《液压气动系统安装调试》 、 《PLC控制系统装配与调试》 、 《电动机选配与控制》 、 《机械系统的装配与调试》 等相关专业技术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我们的液压与气动技术、PLC编程技术、电机控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综合应用,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我们的质量意识、意识、创新创业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使我们掌握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自动线设备现场管理与故障诊断、自动生产线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改进方法。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与机电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实训项目。根据机电设备类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机电一体化工、维修电工、电气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合作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能力为主线,所设计的学习情境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可作性和挑战性,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亚龙—335A 自动线和 FESTO柔性制造系统为平台,基于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的工作过程开发设计了 6 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 作过程。并按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最简单的供料单元的安装调试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采用自动线进行生产的产品应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设计和工艺应先进、稳定、可靠,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自动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机械制造业中有铸造、锻造、冲压、热处理、焊接、切削加工和机械装配等自动线,也有包括不同性质的工序,如毛坯制造、加工、装配、检验和包装等的综合自动线。 自动线中设备的联结方式有刚性联接和柔性联接两种。在刚性联接自动线中,工序之间没有储料装置,工件的加工和传送过程有严格的节奏性。当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歇时,会引起全线停工。因此,对刚性联接自动线中各种设备的工作可靠性要求高。 在柔性联接自动线中,各工序(或工段)之间设有储料装置,各工序节拍不必严格一致,某一台设备短暂停歇时,可以由储料装置在一定时间内起调剂平衡的作用,因而不会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综合自动线、装配自动线和较长的组合机床自动线常采用柔性联接。 切削加工自动线在机械制造业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主要有:用于加工箱体、壳体、杂类等零件的组合机床自动线;用于加工轴类、盘环类等零件的,由通用、专门化或专用自动机床组成的自动线;旋转体加工自动线;用于加工工序简单小型零件的转子自动线等。 自动线的工件传送系统一般包括机床上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和储料装置。在旋转体加工自动线中,传送装置包括重力输送式或强制输送式的料槽或料道,提升、转位和分配装置等。有时采用机械手完成传送装置的某些功能。在组合机床自动线中当工件有合适的输送基面时,采用直接输送方式,其传送装置有各种步进式输送装置、转位装置和翻转装置等对于外形不规则、无合适的输送基面的工件,通常装在随行夹具上定位和输送,这种情况下要增设随行夹具的返回装置。 自动线的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线内的机床、工件传送系统,以及辅助设备按照规定的工作循环和联锁要求正常工作,并设有故障寻检装置和信号装置。为适应自动线的调试和正常运行的要求,控制系统有三种工作状态:调整、半自动和自动。在调整状态时可手动作和调整,实现单台设备的各个动作;在半自动状态时可实现单台设备的单循环工作;在自动状态时自动线能连续工作。 控制系统有“预停”控制机能,自动线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需要停车时,能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各机床的有关运动部件都回到原始位置后才停车。自动线的其他辅助设备是根据工艺需要和自动化程度设置的,如有清洗机工件自动检验装置、自动换刀装置、自动捧屑系统和集中冷却系统等。为提高自动线的生产率,必须保证自动线的工作可靠性。影响自动线工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设备工作可靠性。 自动线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提高生产率和增大多用性、灵活性。为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将发展能快速调整的可调自动线。 数字控制机床、工业机器人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成组技术的应用,将使自动线的灵活性更大,可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多品种可调自动线,降低了自动线生产的经济批量,因而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向更高度自动化的柔性制造系统发展。
编辑本段自动生产线的维修和保养
自动生产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近来,在工业发达的城市,自动生产线的维修成为热点。自动生产线维修主要靠作工与维修工来共同完成。 自动生产线
编辑本段自动生产线维修的两大方法
同步修理法
再生产当中,如发现故障尽量不修,采取维持方法。使生产线继续生产。到星期天,集中维修工,作工,对所有问题,同时修理。设备在星期一正常全线生产。
分部修理法
自动生产线如有较大问题,修理时间较常。不能用同步修理法。这时利用星期天,集中维修工,作工对某一部分,进行修理。待到下个星期天,对另一部分进行修理。保证自动生产线在工作时间不停产。另外,在管理中尽量采用予修的方法。在设备中安装计时器,记录设备工作时间,应用磨损规律,来予测易损件的磨损,提前更换易损件,可以把故障以前消灭。保证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自动生产线的保养知识
1、电路、气路、油路及机械传动部位(如导轨等)班前班后要检查、清理 ; 2、工作过程要巡检,重点部位要抽检,发现异样要记录,小问题班前班后处理(时间不长),大问题做好配件准备; 3、统一全线停机维修,做好易损件,提前更换易损件,防患于未燃。
技术参数
生产管材规格mm 4-10 10-16 16-40
产量kg/h 8 20 60
配套主机 SJ-30/30B SJ-45/30B SJ-65/30B
模块对数 40 42 42
生产线速度m/min 5-10 5-15 5-10
编辑本段生产线的自动化
生产线的自动化有以下步骤: 1.先确定节拍时间:不论何种制品,皆在其必须完成的恰好时间内制造。 2.单位流程:只针对一项产品,进行单位配件的搬运、装配、加工及素材的领取。 3.先导器:制作以目视即能了解节拍时间的装置。 4.U字型生产线:将设备依工程顺序逆时针排列,并由一人负责出口及入口。 5.AB控制:只有当后工程无产品,而前工程有产品的情形,才进行工程。 6.灯号:传达生产线流程中产品异状的装置。 7.后工程领取:生产线的产品要因应后工程的需求。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码是560203。主干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变频调速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主修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设备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编程与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设备管理、点检定修管理,普通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机床装调、机电一体化维修、顶岗实习等。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概况
1、专业职业能力:运用软件进行设备管理工作;设备电气控制与驱动、设备安装、设备维修和设备故障诊断;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维修、设备管理。
2、专业方向:设备机械维护维修方向、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方向、设备及备件管理方向、设备点检管理方向、机械加工方向。
3、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机械、汽车、冶金、能源、化工等行业,在设备维修、设备管理、设备点检以及设备售后服务等岗位群,从事设备安装、维护、维修、技术改造及设备管理等工作。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立学校,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视野的、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拥有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这个,一般需要两种软件:1.开发调试PLC的软件,就是你连接PLC进行编程,调试的。PLC的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开发环境;2.需要组态软件,相当于连接PLC和电脑之间,你可以编程的图形化人机界面,有很多,国产的外国的。其他的话,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还有工业摄像头之类的,一般厂家有通用的免费软件使用
本书是依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贯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思想,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创新教材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编写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改革教材。本书结构紧凑、图文并茂、讲述连贯,配套光盘资源丰富,紧扣高职办学理念,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首要目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高等职业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高职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文章基于“智慧树”平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应用,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并总结经验和做法。
:“知到”教师端APP;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1 课程与教学现状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一门综合应用较强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机械安装、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序逻辑(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技术、工业组态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也是培养机电专业高素质符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课程。目前,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课程知识面广,内容繁多,课程学时数少,课上教师不能讲解全部知识点。(2)实践教学环节完全安排在课上,实训项目内容与企业生产性项目贴合度不高、实训软硬件配置不匹配,不能体现先进性、创新性,达不到机电专业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前言信息和技术等,从而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作的补充。(3)传统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4)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上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师生之间互动,教师无法实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及反馈。本文针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课程教学实践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是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PLC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自动机与自动线项目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课程线上资源的准备
2.1.1 教学视频和教学PPT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要做好课程知识点录制视频、教学PPT、教师教学基本要求等学习材料及有助于学生辅助学习资源、拓展资源等课程资源,一并上传至课程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使用。
2.1.2 测试题与作业
教师要根据课程准备好测试题和课程作业,测试题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有效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共性问题;课后作业是教师面向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内容设计的。作业可以线上线下发布,可以作为学生课程前期预习准备也可以作为课程后期进行自评和复习。
以上课程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日臻完善、不断更新,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教师结合企业实际应用精心设计完成,不是随意、简单的拼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